倪萍:清明节回忆姥姥,她给了我一辈子的暖-上海韦本
  • 业务电话:+86(21)51693135  售后电话:+86(21)22818476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公司资讯 > 倪萍:清明节回忆姥姥,她给了我一辈子的暖

倪萍:清明节回忆姥姥,她给了我一辈子的暖


倪萍1959年出生于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县,上面有个大她两岁的哥哥。倪萍的父母是机关工作人员,她降生才7个月,就被父母送到了长托幼儿园,两三个月才能见父母一面。因缺乏营养,加上整天被捆在小木马上,倪萍成了一个面黄肌瘦的小病猫。

当时倪萍的小姨在青岛读书,暑假回家后,将倪萍的情况告知妈妈。倪萍的姥姥刘鸿卿一宿没合眼。凌晨3点,姥姥就起来了,将家里的白面全烙成了倪萍爱吃的火烧,还摘了一篓子酸苹果,坐轮船来到了青岛。姥姥对倪萍的妈妈说:“别让孩子在这里遭罪了,我带她回老家。”


童年倪萍

就这样,两岁的倪萍来到姥姥家——山东省荣成县水门口村。姥姥出生于1910年,娘家开染坊,两个哥哥在青岛、烟台经商,家境富裕。因父母重男轻女,姥姥只上了半年识字班,还裹着小脚。姥姥16岁时,父母就将她许给了一个从未谋面的铁匠,也就是倪萍的姥爷倪润太。

姥姥虽不识字又是小脚,但能干、坚强、隐忍。她嫁过来时,倪家住的是低矮陈旧的土坯房,她硬是靠省吃俭用,勤扒苦做,盖起了5间大瓦房,还套了一个院子。姥姥姥爷育有两儿两女,倪萍的妈妈是大女儿。姥爷脾气不好,孩子哭闹,他不打孩子,却一巴掌扇在姥姥脸上。娘家哥哥来家里,见妹妹脸肿了,问怎么回事。姥姥撒谎说:“起夜不小心撞在了门框上。”


青年倪萍

姥姥与姥爷感情不合,一说话就抬杠。在倪萍的记忆里,姥姥姥爷总吵架,很少好好说话。后来倪萍问姥姥:“你和姥爷感情不好,为什么还过了一辈子?”姥姥一声长叹:“要是离了,4个孩子遭罪,你姥爷脾气是有点爆,但对孩子不错。”

倪萍来姥姥家后,享受到最高待遇。姥姥姥爷舍不得吃鸡蛋,但让倪萍每顿吃两个,一天6个。家里的鸡下蛋跟不上,姥姥便将娘家陪嫁的银镯子卖了,从集市上买回200个鸡蛋。红扑扑的鸡蛋,铺了满满一炕。早餐姥姥给倪萍做鸡蛋羹,中午烙鸡蛋饼,晚上吃鸡蛋面。3个月后,倪萍明显胖了,小脸有了红晕。


跟在姥姥身边的童年生活,成了倪萍心里最温暖难忘的记忆。倪萍6岁时,父母将她接到青岛上学。不久,父母因性格不合离婚了,倪萍原来姓刘,便跟妈妈改姓倪。寒暑假,倪萍都回姥姥家,将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。姥姥特别疼倪萍,每次她一来,都要为她准备花生、苹果、红枣,临走时还让她带到青岛吃。她给倪萍做鞋子,鞋底纳得厚厚的,倪萍穿几年都不坏。

姥姥60岁时,经济条件大为好转,大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城市工作,小儿子在部队当连长。倪萍上中学时,姥姥常悄悄给她零花钱。在她的印象里,姥姥就是自己的另一个妈妈,倪萍享受到了母爱的温暖。


1974年,倪萍的小舅在部队因为救人牺牲了。部队领导来家里安抚烈士家属时,姥姥表现得很坚强。可一夜之间,她一口牙全松了,头发变得花白。倪萍能体会姥姥内心那种痛,她安抚姥姥:“小舅走了还有我,以后我长大了,会像女儿一样孝顺您。”

1979年,倪萍考入山东艺术学院。上大学第一年,倪萍有26元生活补助,她给姥姥寄了10元。后来随着挣钱越来越多,她给姥姥的钱也越来越多。1982年,倪萍大学毕业后,被分配到山东话剧团当演员。每年春节,她都回农村陪姥姥过年。1990年,倪萍进入央视主持《综艺大观》。次年春节,倪萍将2000元,全换成50元一张的崭新票子,然后交给姥姥。姥姥说:“你是我外孙女,怎么对我像女儿一样好?”倪萍逗姥姥:“你是我姥姥,为什么对我比女儿还好?”


倪萍与姥姥

倪萍第一次去香港出差时,问姥姥想要什么礼物。姥姥说想要一包发面的引子,因为邻居家的女儿,从香港买回的引子,发的馒头特别松软可口。

倪萍情途坎坷,快40岁了还单着。妈妈没催婚,姥姥却为她的个人问题着急,见一回催一回。1997年,倪萍与《中国日报》的著名摄影师王文澜组建家庭。这时,姥爷已经离世,姥姥87岁了。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老了,姥姥一个人住在乡下,倪萍将姥姥接到北京生活。姥姥不肯:“你没有这个义务,我不能加重你的负担。”倪萍和姥姥理论:“当年您照顾我也没有义务,为什么像妈妈一样待我?”姥姥其实舍不得离开倪萍,笑呵呵地说:“算我没白疼你。”


姥姥特别乐观、善良,在她那里就没有愁事。虽然她不识字,没有文化,说话粗糙,但句句带着生活朴素的哲理。倪萍的儿子降生后,患有先天性青光眼;她工作不顺心,生活上遇到烦恼,经姥姥一点拨,心胸立刻豁然开朗。

有些媒体描述的倪萍不真实,说她为了儿子的眼睛经常流泪、伤感。其实倪萍坦然对待一切,淡定地爱儿子,带儿子接受治疗。姥姥一生经历那么多磨难,还能豁达乐观地生活,倪萍想:自己为什么不能?

在姥姥影响下,倪萍也能妥协、忍让,富有爱心。内蒙古赤峰的小姑娘娄晓颖,在倪萍家做保姆。见小姑娘聪明好学,善良懂事,倪萍鼓励她学文化。在倪萍的帮助下,2006年,娄晓颖考上了中央财经大学,改变了自己的命运。倪萍还经常将家里的被子、褥子、鞋子洗干净,送给小区门口收垃圾的老人。


共同生活中,倪萍与姥姥之间就像空气和水,谁也离不开谁。为不让姥姥在家里打瞌睡,倪萍安排她整理报纸、嗑瓜子,还给她发工资。姥姥在家里蒸花卷、煮花生,等着倪萍回来吃。因此,有人约倪萍吃饭时,她总是说:“我姥姥在家煮好了花生,包好了饺子,眼巴巴地趴在窗台上等我回家呢。”

2008年,姥姥已经98岁了,嘴里只剩下了一颗牙齿。倪萍每次下班回家,都要给姥姥买冰激凌,松软的蛋挞。姥姥常说:“我前生积了什么德,有你这样的好外孙女,别人几个闺女绑在一起,也不如你。”


姥姥特别喜欢倪萍演的电视剧《浪漫的事》,看着看着又哭又笑。她嘴里嗑着瓜子,瓜子皮经常粘在嘴角上,倪萍觉得特别亲切。姥姥给予倪萍快乐的童年少年,她背负起姥姥的晚年,这是亲情的互馈和轮回。

2009年,99岁的姥姥离世了。倪萍亲自给姥姥擦身体、穿寿衣,给她化淡妆,将她干干净净地送走。姥姥走后,倪萍很长一段时间在精神上无法接受。但她想起姥姥的处世态度,想起她对自己的鼓励期盼,无论工作生活上有多少烦恼,倪萍都坚强地前行。


2020年,姥姥已离世11年了,但她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地刻在倪萍的心里。她珍惜生活,不敢懈怠,因为姥姥是倪萍的另一个妈妈,在天堂里看着她!

3月底,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,受疫情影响,倪萍今年不能回老家为姥姥扫墓,便在心里默默告慰:“姥姥,对不起,今年我不能去墓地给您献花了,您给了我一辈子的暖,我会永远记在心里。明年清明节,我一定去墓地祭奠您。”

-END-

本文转自“互联网”,本着传播知识、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,为网友免费提供,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,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,本站将立即删除。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,以便我们及时纠正。联系方式:021-22818476